古箏面板上有節疤就一定不是好琴嗎?怎樣算活節疤,怎樣算死節疤?
發布時間:2020年8月8日 發布者:本站編輯
其實越是上好的泡桐音板、越是松透的材質,越容易產生“節疤”,但這種條狀的外形酷似“節疤”的物質,實際是一種囊狀的俗稱“石灰性”的變異組織,和常規的節疤有著本質的區別。這種疤痕不影響音板的傳導和振動性能。另外,面板上分布的天然活節疤,雖然其“節”的輪廓明顯,但和周圍組織卻緊密相連,中心與周邊質地差異不是很大,這種“活節疤”直徑只要不超過20×10mm,就完全符合行業標準,其合理的使用,也不影響古箏的音色。反之,如果是一些“死節疤”,其邊際與周圍組織脫離,或部分脫離,那么一般情況下只能考慮用作底板,如果這塊面板質地非常優良,且修補技術無痕跡可見,那么用于面板也無可厚非。天然的木材,有各種的疤痕是不可避免的,關鍵是區別“節疤”的性質,再取決于后期修補或修色技法,可否使其淡化。“韻牌”古箏要求各等級面板在成品后,均無明顯疤痕。